身為一個把「找美食」當成人生樂趣的吃貨,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根本是我的日常運動。特別是台北車站這個四通八達的超級大迷宮,說它是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一級戰區,一點也不誇張!從高鐵、台鐵到大台北捷運,南來北往的人潮匯聚,也讓周邊巷弄裡藏滿了驚喜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資深吃貨,帶你們深入台北車站腹地,挖出那些讓我「一吃成主顧」、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超值美味。準備好你的胃(和零錢包),我們出發囉!
目錄
忠誠號蚵仔煎 & 魯肉飯
每次經過這家,那飄出來的油蔥香氣總是讓我雙腳自動停下來。他們的蚵仔煎,真的是教科書等級!邊緣煎得恰恰(焦香酥脆),中間的粉漿卻是軟嫩帶著Q勁,重點是蚵仔新鮮肥美,一點腥味都沒有,配上濃郁鹹甜的紅醬,絕配啊!魯肉飯則是走古早味路線,肥瘦比例剛好的豬肉丁,滷得油亮入味,滷汁拌著白飯,扒個兩碗都沒問題。
- 推薦理由:經典不敗的台灣味,用料實在價格親民,吃過就懂為什麼總是大排長龍。
- 搭配建議:點一份蚵仔煎配一碗魯肉飯就是完美組合,再來碗清爽的脆皮臭豆腐湯解膩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忠誠號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15號 |
價格區間 | 蚵仔煎 NT$70 / 魯肉飯 NT$35 (小) |
必點菜單 | 蚵仔煎、魯肉飯、脆皮臭豆腐湯 |
福珍家傳排骨酥 (台北車站微風店)
這家是我在車站裡趕時間又想吃點好東西的秘密基地!他們的排骨酥醃得非常入味,重點是炸功了得,外酥內嫩,咬下去還會噴出香甜的肉汁,完全不柴。最讚的是,在微風台北車站的美食街就能輕鬆買到,無敵方便。
- 推薦理由:醃漬風味獨特,炸得恰到好處,肉質多汁軟嫩,堪稱車站美食街的隱藏版王者。想吃台北車站銅板美食解饞,選它準沒錯。
- 搭配建議:單吃就很棒,也可以點個排骨酥湯麵當正餐,或者買小份的解饞。配杯古早味紅茶絕佳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福珍家傳排骨酥 (台北車站微風店)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 (微風台北車站B1) |
價格區間 | 排骨酥 (小份) NT$65 |
必點菜單 | 家傳排骨酥 (小份/大份) |
許記生煎包 (館前店)
這家生煎包,每次經過總有人在排隊,你就知道它有多受歡迎!皮是屬於厚實有嚼勁的那種,底部煎得金黃焦脆,咬下去「卡滋」一聲超級療癒。裡面的肉餡飽滿,湯汁雖然沒有上海湯包那種爆漿程度,但也算鮮美,搭配薑絲和醬油膏,簡單卻滿足。老實說,我個人更愛它的皮勝過內餡,那個焦脆感實在太迷人。
- 推薦理由:真材實料,外皮酥脆內餡飽滿,現點現煎熱騰騰,是扎實派的代表。
- 搭配建議:單吃就很夠味,喜歡重口味可以加醬油膏和辣醬。配杯豆漿當點心很合適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許記生煎包 (館前店)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34號 |
價格區間 | 生煎包 每顆 NT$15 |
必點菜單 | 生煎包 |
阿宗麵線 (站前店)
講到西門町名店開過來的阿宗,評價真的很兩極!我自己是蠻愛的啦。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那濃稠卻滑順的湯頭,帶著柴魚和蒜泥的香氣,大腸滷得軟嫩入味。重點是沒有一般麵線的勾芡厚重感,吃起來比較清爽。當然啦,站著吃、沒有座位,也是它的一種「特色」體驗。愛的人就很愛這種濃郁風味,覺得這才是正港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靈魂所在。
- 推薦理由:湯頭風味濃郁獨特,大腸處理得當口感佳,快速方便,是許多人心中麵線的代表。
- 搭配建議:加上店家特製的辣醬(真的很辣要小心!)風味更上一層樓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阿宗麵線 (站前店)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8號 |
價格區間 | 大碗 NT$75 / 小碗 NT$55 |
必點菜單 | 大腸麵線 (大/小碗) |
老蔡水煎包
這家低調藏在小巷裡的水煎包,是我的私房名單!跟許記不同,老蔡的皮比較薄,底部煎得焦香,內餡是高麗菜混合冬粉,吃起來清甜爽脆,帶著胡椒的香氣。個頭不算特大,但一顆才12塊,CP值超高!早上來一顆配豆漿,或是下午當點心,都超級合適。
- 推薦理由:皮薄餡多,高麗菜鮮甜爽脆,價格實惠,是清爽系水煎包的好選擇。
- 搭配建議:簡單配豆漿或米漿就是經典早餐組合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老蔡水煎包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公園路20巷2號 |
價格區間 | 水煎包 每顆 NT$12 |
必點菜單 | 高麗菜水煎包 |
鄭記蔥油餅 (南陽街)
南陽街補習街的傳奇點心!每次下課時間都看到學生排隊。老闆俐落地擀麵、下鍋,油鍋滋滋作響,香氣四溢。餅皮煎得酥酥脆脆,層次分明,裡面抹上鹹香的醬料,再夾顆半熟蛋,蛋黃流出來的瞬間,超級誘人!加蛋是我的必點,蛋香跟酥脆的餅皮融合,簡單粗暴的美味。有時候蛋黃凝固了點,就覺得有點小失落。
- 推薦理由:現擀現煎香氣足,餅皮酥脆有層次,加蛋流心超誘人,是補習學生和上班族的最愛。
- 搭配建議:一定要加蛋!升級奢華版!配杯紅茶或奶茶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鄭記蔥油餅 (南陽街)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22號 |
價格區間 | 蔥油餅 NT$30 / 加蛋 NT$40 |
必點菜單 | 蔥油餅加蛋 |
鼎元豆漿 (捷運善導寺站)
這家離北車稍走幾分鐘就到,但絕對值得!他們的傳統燒餅夾油條是我的心頭好。燒餅烤得外層酥香無比,層次超多,咬下去會掉屑的那種!夾上剛炸好、酥脆不油膩的老油條,口感對比超棒。鹹豆漿也很有水準,蝦米、菜脯、辣油、醋融合得恰到好處,凝成漂亮的豆花狀。缺點?人真的很多,有時候燒餅烤得稍焦,但瑕不掩瑜啦!
- 推薦理由:燒餅酥脆層次分明,油條香酥,鹹豆漿風味道地,是經典中式早餐的標竿。
- 搭配建議:燒餅油條配鹹豆漿,絕配!喜歡甜的可以點碗甜豆漿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鼎元豆漿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金華街30-1號 |
價格區間 | 燒餅油條 NT$45 / 鹹豆漿 NT$45 |
必點菜單 | 燒餅油條、鹹豆漿、小籠包 |
圓環邊麻糬之家 (站前店)
喜歡吃手工麻糬的人,這家不能錯過!他們家的麻糬皮是現點現做的,超級Q軟,用手撕開還會牽絲的那種程度。裡面的餡料給得很大方,無論是傳統的花生粉、芝麻粉,還是紅豆、芋頭,料多味美。我最愛花生口味,香氣濃郁,甜而不膩。冰冰涼涼的口感,夏天吃特別舒服。有時候人多要等比較久,但吃到那軟Q的口感就覺得值得。
- 推薦理由:麻糬皮超級軟Q現做,內餡飽滿真材實料,甜度適中,是飯後甜點的好選擇。
- 搭配建議:買綜合口味一次嚐鮮,推薦花生和芝麻經典款。配無糖茶解膩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圓環邊麻糬之家 (站前店)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47號B1 (站前地下街Z區) |
價格區間 | 麻糬 每顆 NT$30 / 綜合盒裝價格另計 |
必點菜單 | 花生麻糬、芝麻麻糬、紅豆麻糬 |
吉馬陳蚵仔麵線大腸煎
這家也是老字號名店。除了招牌的蚵仔大腸麵線,他們的「大腸煎」絕對是必點!糯米腸煎得外皮微酥,裡面塞滿了香噴噴的花生,口感軟糯又紮實,單吃就很有味道。搭配他們的甜辣醬更是畫龍點睛。蚵仔麵線的湯頭比較濃稠,蚵仔新鮮大顆,大腸處理得乾淨滷得夠味。整體口味偏傳統,份量也很足。如果你追求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份量感,這家絕對讓你飽足。
- 推薦理由:大腸煎用料實在、香氣足,麵線湯頭濃郁配料豐富,份量紮實。
- 搭配建議:點一碗蚵仔大腸麵線再配一份大腸煎,完美組合!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吉馬陳蚵仔麵線大腸煎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漢口街一段38號 |
價格區間 | 蚵仔大腸麵線 NT$65 / 大腸煎 NT$55 |
必點菜單 | 大腸煎、蚵仔大腸麵線 |
林記牛肉麵 (南陽街)
南陽街上好幾家牛肉麵,林記是我的首選。它們的紅燒湯頭香醇濃郁,帶著中藥材的香氣卻不會過鹹或油膩。牛肉用的是牛腱肉,燉得非常到位,軟嫩中帶點筋的口感,很好入口。麵條有粗細可以選,我個人偏好粗麵,比較有嚼勁,吸附湯汁的能力也讚。小碗份量對女生來說剛好,男生建議點大碗才過癮!價格在牛肉麵界算是非常親民了。
- 推薦理由:湯頭濃郁順口,牛肉軟嫩大塊,價格親民CP值高,是牛肉麵愛好者的好選擇。
- 搭配建議:點碗紅燒牛肉麵配個小菜(如豆乾、海帶),就是滿足的一餐。
實用資訊:
類別 | 資訊內容 |
---|---|
推薦店家 | 林記牛肉麵 |
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15號 |
價格區間 | 紅燒牛肉麵 (小) NT$140 |
必點菜單 | 紅燒牛肉麵 (可選粗/細麵) |
車站B1庶民美食區的隱藏彩蛋
講到台北車站銅板美食,千萬別只顧著跑外面巷子,台北車站本體的地下街,特別是靠近台鐵/高鐵閘口附近的B1庶民美食區(位置大概在台鐵便當本舖附近),簡直是趕車族的天堂!這裡的好處是選擇超級多樣,而且價格真的很「銅板」。想吃飽的,有各種百元以內的便當、炒飯、炒麵、滷肉飯套餐。像我上次趕高鐵前,就買了一個排骨便當,主菜、三樣配菜,白飯還淋了點滷汁,居然只要85元!排骨炸得還不錯,配菜也算新鮮。旁邊還有賣古早味乾麵、米粉湯的小攤,一碗熱騰騰的米粉湯配油豆腐,50元有找,整個身子都暖起來了。這裡唯一的缺點就是環境嘈雜一點,位置比較擠,但看在價格和方便度的份上,完全能接受!趕時間又想省錢填飽肚子的話,這裡絕對是挖寶的好地方。想知道更多車站內的台北車站銅板美食?下次趕車不妨繞過來看看!
台北車站銅板美食大補帖
為了讓大家一目了然,我把上面介紹的10大銅板寶藏,連同車站B1的綜合選擇,整理成這張超實用表格!下次來台北車站,直接帶著這張表覓食就對啦!
美食名稱 | 類型 | 亮點特色 | 推薦價位 | 推薦店家位置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忠誠號蚵仔煎/魯肉飯 | 台式小吃 | 蚵仔煎酥脆料足、魯肉飯古早味香 | NT$70 / NT$35 | 南陽街15號 |
福珍家傳排骨酥 | 炸物點心 | 醃漬入味、外酥內嫩多汁 | NT$65 (小份) | 微風北車B1 |
許記生煎包 | 點心 | 外皮厚實焦脆、肉餡飽滿 | NT$15/顆 | 館前路34號 |
阿宗麵線 | 麵線 | 湯頭濃稠滑順、大腸軟嫩 | NT$55 (小碗) | 忠孝西路一段38號 |
老蔡水煎包 | 點心 | 皮薄、高麗菜內餡清甜爽脆 | NT$12/顆 | 公園路20巷2號 |
鄭記蔥油餅 | 點心 | 現擀現煎酥脆、加蛋流心誘人 | NT$40 (加蛋) | 南陽街22號 |
鼎元豆漿 | 中式早餐 | 燒餅極酥層次多、油條香脆、鹹豆漿道地 | NT$45 (燒餅油條) | 金華街30-1號 (近善導寺站) |
圓環邊麻糬 | 甜點 | 麻糬皮現做超軟Q、內餡飽滿 | NT$30/顆 | 站前地下街Z區 (忠孝西路一段47號B1) |
吉馬陳大腸煎/麵線 | 台式小吃 | 大腸煎花生香足、麵線料豐富 | NT$55 (大腸煎) | 漢口街一段38號 |
林記牛肉麵 | 麵食 | 湯頭香醇、牛肉軟嫩、CP值高 | NT$140 (小碗) | 南陽街15號 |
車站B1庶民美食區 | 綜合餐飲 | 各式便當/麵飯/湯品、價格實惠、超方便 | NT$50-100 | 台北車站B1台鐵高鐵閘口附近 |
這張表應該夠清楚了吧?從鹹食到甜點,從正餐到點心,從站內到站外,通通幫你整理好了。想吃什麼類型、預算多少、趕不趕時間,對照一下馬上能找到目標!這就是我心中最強的台北車站銅板美食攻略!
台北車站週邊銅板美食地圖懶人包
我知道光看文字可能還是有點模糊,沒關係!身為一個在這裡跌倒(呃不是,是吃胖)無數次的老鳥,幫大家畫個重點區域:
- 南陽街 & 館前路商圈: 這裡根本是銅板美食激戰區!忠誠號、許記生煎包、鄭記蔥油餅、林記牛肉麵都在這一帶,補習街的威力名不虛傳,想吃什麼幾乎都有。
- 站前地下街 (Z區/Y區): 連接捷運北門站到北車的通道,除了圓環邊麻糬,還有不少賣飲料、點心、簡餐的小店鋪,適合快速補充能量。
- 微風台北車站 (B1/B2): 美食街選擇超多,環境舒適但價格稍高一點點,福珍排骨酥就在這裡。另外台鐵便當本舖也在這層,想買經典台鐵便當別錯過。
- 北平西路/重慶南路一段巷弄: 這裡藏著像老蔡水煎包這種低調好店,靠近台北郵局那邊也有些小吃攤。
- 漢口街一段: 稍微往西門町方向走,就能找到吉馬陳。
- 善導寺站周邊 (步行約5-8分鐘): 鼎元豆漿就在這,雖然不在車站正下方,但為了美味燒餅油條,多走幾步絕對值得!
怎麼找到這些店?打開你的Google Maps,把店名輸進去就對了!或者,跟著排隊的人潮走… 通常不會錯(笑)。記得多帶點零錢,看到什麼想吃就別猶豫,這就是探索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樂趣啊!
台北車站銅板美食Q&A
Q:台北車站銅板美食的「銅板」定義大概是多少錢?
A: 哈,這是個好問題!其實沒有絕對標準,但普遍大家認知的「銅板價」,大概就是指 NT$100 元以內就能解決一餐(或一份點心)的美食。像我上面介紹的,大部分單品在 NT$40 到 NT$80 之間居多,有些小點心像水煎包、蔥油餅加蛋 NT$40 左右,絕對是銅板範疇。便當類在 NT$85-NT$100 也算勉強擠進銅板區啦(畢竟現在物價…)。總之就是不用花大錢也能吃得滿足的選項!
Q:台北車站附近有推薦的素食銅板美食嗎?
A: 當然有!雖然我這篇主力介紹葷食,但素食朋友別擔心。南陽街或公園路巷弄裡,通常會有幾家賣素食麵、素食飯、臭豆腐的小店或攤車,價格通常也在 NT$70-NT$100 之間。站前地下街 (Z/Y區) 或 車站B1庶民美食區,也常有素食便當或素炒飯、素麵的選擇(記得看清楚標示或詢問老闆)。另外,許記生煎包雖然主力是肉包,但偶爾會有高麗菜包(純素要確認),老蔡水煎包的高麗菜包是素的!還有賣傳統點心的小攤,像車輪餅的紅豆/奶油/菜脯口味(NT$15-20/個)也算是銅板素食甜點啦!多繞繞總會找到。
Q:趕時間的話,最推薦優先買哪幾樣台北車站銅板美食外帶上車吃?
A: 趕時間就是求快、求方便、求不弄髒手!我的Top 3趕車外帶推薦:
- 鄭記蔥油餅加蛋: 紙袋一裝,邊走邊吃超方便!酥脆不油膩,蛋香濃郁,熱熱吃超讚。
- 福珍排骨酥: 小份的用紙袋或紙盒裝,用竹籤插著吃,香酥多汁,在月台等車時就能快速解決。
- 老蔡水煎包 / 許記生煎包: 裝在紙袋裡,一顆一顆拿著吃,雖然稍有湯汁要小心(特別是許記),但比起湯麵類還是方便許多。或是到車站B1庶民區買個便當,上車坐定後再開動也行!記得避開湯湯水水、味道太重或容易弄髒衣服的東西(例如整碗的麵線或牛肉湯麵),在車上吃這些壓力會很大啦!
寫著寫著,肚子又咕嚕咕嚕叫了!沒辦法,誰叫台北車站周邊的美食就是這麼誘人,讓人無法自拔。從學生時代到現在上班,北車的巷弄和小店,餵飽了我無數個飢腸轆轆的時刻。這些台北車站銅板美食,不只是便宜好吃那麼簡單,它們更是這座城市活力與庶民生活的縮影。每一次咬下酥脆的蔥油餅,吸溜一口濃郁的麵線,或是喝到那暖心的鹹豆漿,都覺得平凡的日子裡充滿了紮實的幸福感。下次你路過台北車站,別再只是匆匆趕路,彎進巷子、鑽進地下街,用幾個銅板,換一份屬於你的北車美味記憶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