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實說,身為一個血管裡流著滷汁和醬油膏的資深吃貨,我對於挖掘那些藏在巷弄裡、飄著古早香氣的老街美食,簡直有著近乎偏執的熱忱。這次,我又忍不住踩著我那雙專為覓食打造的「鐵胃戰靴」,一頭栽進了南投水里那個飄著木香、鐵軌聲猶在耳畔的迷人小鎮——車程老街。說真的,這裡的車程老街美食,可不是那種騙觀光客的華麗包裝,而是實實在在、能讓味蕾跳舞的老滋味。今天就讓我用舌頭帶路,跟你分享這趟充滿驚喜(和一點點小抱怨)的車程老街美食探索之旅吧!想知道哪些店是絕對不能錯過?哪些雷區要小心避開?跟著我的腳步就對了!
目錄
️ 交通 & 停車場
開車來車程老街美食朝聖,說實在的,停車是第一個小考驗。這裡畢竟是熱鬧的老街區,腹地不大,尤其假日啊,那個車潮人潮…嘖嘖,簡直像菜市場開市!
- 🚗 自行開車: 最方便的當然還是自己開車啦。導航直接設「車埕遊客中心」或「車埕車站」就對啦。主要的公有停車場就在遊客中心旁邊,位置算多,但假日請務必!務必!提早來!我上次貪睡晚到半小時,繞了快二十分鐘才等到一個車位,差點餓到前胸貼後背。停車費一小時大概30-50元台幣,算合理啦。
- 🗺️ 替代停車點: 如果公有停車場不幸滿了(相信我,假日十點半以後就開始緊張了),別慌。往「明潭水庫」方向開一小段路,路邊有些私人經營的收費停車場(通常是一次收費100-150元,不限時那種),雖然要走個幾分鐘回老街,但總比找不到位子乾著急好。
- 🚂 大眾運輸鐵粉看這邊: 搭火車其實是另一種很棒的體驗!搭台鐵集集支線直接殺到「車埕站」,下車就是老街的核心地帶啦!免找車位、免塞車,還能享受懷舊鐵道風情,悠哉悠哉。從二水站或集集站轉乘過來都很方便。一出站,那股懷舊的鐵道氛圍和空氣中隱約飄散的車程老街美食香氣,立刻就讓人胃口大開!
🅿️ 車埕老街停車資訊一覽表 (彩色版)
停車場位置 類型 收費方式 步行至老街 優點 缺點 個人體驗評價 遊客中心旁公有停車場 地面 計時,約30-50元/小時 0分鐘 最近!超級方便! 假日一位難求,早到是王道!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(前提是搶得到!) 明潭水庫方向路邊私人場 地面 一次100-150元(不定) 約5-8分鐘 有位率高,通常不限時 需步行一段小路 ⭐️⭐️⭐️ (救急好夥伴) 車埕車站前廣場 地面 通常僅供短暫停留 0分鐘 就在火車站前 車位極少,非洽公或接送不建議 ⭐️ (幾乎忽略不計) 搭乘台鐵集集支線 火車 依台鐵票價 0分鐘 免找車位,直接到核心! 需配合火車班次時間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(悠閒首選!)
美食推薦(吃貨真心話時間!)
好啦,停好車,飢腸轆轆的我立刻進入戰鬥狀態!車程老街美食的種類比我想像中豐富,從鹹食到甜點都有,而且很多都帶著濃濃的在地特色。不過,我得老實說,不是每一家都驚為天人,有些就…嗯,普普通通這樣。下面是我用胃(和錢包)實測後的精選,附上營業時間、價格和我的真實感受:
車埕木桶便當 (林班道體驗工廠內)
- 介紹: 這幾乎是來車程老街美食的「儀式感」!用真的小木桶裝的懷舊便當,視覺效果💯!主菜選擇不少,排骨、雞腿、爌肉等等,配菜就是經典的滷蛋、豆乾、酸菜那些古早味。便當吃完,木桶可以帶回家當紀念品(或種花?),這點蠻有趣的。
- 營業時間: 平日 10:00 – 17:30 / 假日 09:30 – 18:00(餐廳有時會調整,建議先看官網或現場公告)。
- 價格區間: 單點便當大約 NT$180 – NT$220。也有搭配飲料或湯的套餐組合。說真的,價格不算便宜! 坦白講,就是吃個「木桶」的趣味和懷舊FU。
- 個人評價: 嗯… 口味老實說中規中矩,沒有特別驚豔。 排骨炸得還行,但飯量對我這種大食怪來說偏少 (男生可能會覺得吃不飽)。最大的賣點就是那個木桶和拍照打卡的樂趣啦!值不值得?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想體驗特色,可以試試;如果追求極致美味CP值,也許…再看看別的?我個人覺得嚐鮮一次就夠了。
董家肉羹 (老街巷弄內,郵局附近)
- 介紹: 這家!這個!就是我在車程老街美食裡挖到的寶藏!⭐️ 在地人會吃的老味道。肉羹是那種扎扎實實的肉塊裹薄粉,不是那種粉漿感很重的。湯頭帶著柴魚和筍絲的鮮甜,勾芡濃淡剛好,不會糊糊的。可以單點肉羹湯,也可以點肉羹麵、米粉或飯。他們家的滷肉飯聽說也不錯,但我胃容量有限…
- 營業時間: 大約早上 10:30 開賣,賣完為止(通常下午三四點就收,生意超好!)。
- 價格區間: 肉羹湯 NT$50 / 肉羹麵/米粉/飯 NT$65。銅板價就能吃到滿足,CP值爆表!
- 個人評價: 大推!必吃! 肉羹口感超好,真材實料,湯頭清甜不膩。簡單卻令人回味。我每次來車埕,就算吃過木桶便當,也一定要再來一碗董家肉羹才覺得完整!缺點? 大概就是有時要排隊,而且賣完就沒了,想吃請趁早!這才是真正的車程老街美食精髓啊!
阿嬤的臭豆腐 (靠近貯木池畔)
- 介紹: 遠遠就能聞到那股「迷人」的香(臭)氣!阿嬤的小攤子頗有名氣,堅持用傳統工法發酵製作。豆腐外皮炸得超級金黃酥脆,裡面卻保持著軟嫩多汁!搭配上阿嬤特製的台式泡菜(酸脆夠味)和蒜蓉醬油膏,經典不敗組合。
- 營業時間: 通常假日比較穩定會出來擺攤,平日要看阿嬤心情(或天氣),大約下午 1:00 賣到傍晚(賣完為止)。
- 價格區間: 一份 NT$60 (大概5大塊)。
- 個人評價: 臭豆腐愛好者會喜歡! 外酥內嫩的口感做得很好,泡菜也好吃。味道確實香(臭)得很到位。但… 我覺得稍微偏油了一點點(畢竟是油炸的),而且價格在臭豆腐界不算便宜。不過,坐在貯木池畔,吹著微風,吃著臭豆腐,很有氣氛就是了!
二坪枝仔冰 (林班道或遊客中心附近都有賣店)
- 介紹: 雖然不是車埕「老街內特有」,但幾乎是來南投水里必吃的清涼代表!二坪冰廠歷史悠久,用埔里純淨好水製成。口味超多種:古早味清冰、紅豆、綠豆、鳳梨、米糕、芋頭,還有特別的紹興米糕冰、洛神花冰等等。口感是比較紮實的「枝仔冰」口感,不是綿密雪酪那種。
- 營業時間: 配合賣店營業時間,通常 09:00 – 17:30 都買得到。
- 價格區間: 一支 NT$15 – NT$25 (特殊口味如紹興米糕可能稍貴)。便宜又大碗!
- 個人評價: 逛老街走熱了來一支,超解渴! 我最愛古早味清冰和酸甜的鳳梨冰,簡單純粹的好味道。紹興米糕冰口味很特別(真的有酒香),但看人吃,我朋友就很愛。CP值很高,當伴手禮買一盒回家冰著吃也不錯。幾乎是搭配各種車程老街美食後的完美句點。
老街豆花/愛玉攤 (流動攤車或小店面,位置不定)
- 介紹: 在老街的某個轉角或樹蔭下,常會遇到賣傳統豆花或愛玉的攤車。豆花是那種帶點焦香味的古早味黃豆花,口感比較綿密紮實;愛玉通常是手洗的,看起來晶瑩剔透,口感滑溜。配料有粉圓、綠豆、紅豆、花生等基本款。夏天來一碗,透心涼!
- 營業時間: 看老闆,通常假日出現機率高,賣下午時段。
- 價格區間: 一碗約 NT$45 – NT$55。
- 個人評價: 解渴消暑的好選擇。豆花焦香味濃郁,愛玉如果確認是手洗的口感會很棒(但有些攤位可能用現成的愛玉粉)。味道不至於驚豔,但就是逛累了、吃鹹了之後,一個舒服的傳統甜點選擇。 記得看清楚價格再買,有時觀光區價格會小小浮動。
🍽️ 車埕老街必吃美食戰鬥力排行榜 (個人主觀版!💥)
排名 店家名稱 必點項目 價格帶 戰鬥指數 特色/優勢 個人吐槽/注意 🏆 1 董家肉羹 肉羹湯/麵/飯 $ 💥💥💥💥💥 真材實料肉塊羹,湯頭鮮甜,在地老味道! 早來!賣完就沒!位置要稍微找一下。 🥈 2 二坪枝仔冰 古早味清冰 $ 💥💥💥💥 超值消暑,口味多樣,在地老品牌。 非老街獨有,但搭配老街行程絕配。 🥉 3 阿嬤的臭豆腐 炸臭豆腐 $$ 💥💥💥💥 外酥內嫩,臭香到位,泡菜好吃! 稍油,價格略高一點點。假日較穩。 4 老街豆花/愛玉攤 綜合豆花/愛玉 $ 💥💥💥 傳統古早味,逛累吃鹹後清涼好選擇。 攤位不定,品質看運氣,價格稍觀光。 5 車埕木桶便當 招牌木桶便當 $$$ 💥💥💥 特色木桶容器可帶走,拍照打卡必備。 口味普通,CP值不高,吃趣味為主。
必买推荐(手滑清單來了!)
吃飽喝足,當然要帶點伴手禮回去跟親朋好友分享(或自己繼續回味)車程老街美食的精華!這裡除了吃的,也有不少特色小物:
木桶便當空桶 (林班道體驗工廠 / 老街紀念品店)
- 必買原因: 這絕對是最具車程老街美食代表性的紀念品!小巧可愛的木桶,真的可以拿來裝便當(記得洗乾淨晾乾保養),或者當筆筒、收納罐、種小盆栽,實用又好看。上面通常會烙印「車埕」字樣或圖案。
- 推薦商店: 主要在「林班道體驗工廠」內的餐廳或商品部購買(吃完便當就有),老街上的紀念品店偶爾也有販售。
- 價格: 單買空桶大約 NT$100 – NT$150 (視大小和樣式略有不同)。價格老實說不算便宜,純粹買紀念價值。
- 個人想法: 買過一個回家種多肉植物,還蠻可愛的。但說真的,功能性有限,就是個紀念品。 自己衡量一下它的紀念價值是否值得這個價錢囉!送給沒來過的朋友倒是挺特別。
二坪枝仔冰 (二坪冰店賣店)
- 必買原因: 便宜好吃又方便攜帶的完美伴手禮!用保麗龍盒裝好(通常買十送一或整盒賣),裡面放乾冰,保存幾個小時沒問題。把車埕(水里)的清涼滋味帶回家分享,大人小孩都喜歡。口味多,選擇障礙會發作!紹興米糕口味很特別,送禮有話題。
- 推薦商店: 林班道商圈內、車埕遊客中心旁,都有二坪冰店的直營賣店,認明「二坪冰店」招牌。
- 價格: 單支 NT$15 – NT$25 / 整盒購買 (例如10支裝) 約 NT$180 – NT$250 (看口味組合)。整盒買比較划算!
- 個人想法: CP值高、接受度廣的伴手禮首選! 我自己回程必買一盒綜合口味塞冰箱。古早味清冰、鳳梨、紅豆是安全牌,紹興米糕和洛神花很適合給喜歡嘗鮮的人。記得提醒親友要冷凍保存!
當地農特產:香菇、筍乾、梅子製品 (老街農產店)
- 必買原因: 水里、信義一帶是南投重要的香菇、筍子和梅子產區。老街上有些在地小農或合作社設點的店鋪,販賣品質不錯的乾香菇、脆筍、筍乾,以及各種梅子蜜餞、梅粉、紫蘇梅等。這些都是台灣廚房裡的寶藏食材,自用煮菜、送禮都實在。
- 推薦商店: 老街上有幾家販售農特產的店家,可以多比較看看。注意看產地標示。
- 價格: 乾香菇依等級大小價格落差大,一般家庭煮湯用的約 NT$400 – NT$800/斤;筍乾/脆筍約 NT$150 – NT$300/包;梅製品小包 NT$100 起跳。價格合理,重點是新鮮、來源可靠。
- 個人想法: 買過乾香菇回家煮雞湯,香氣很足!脆筍炒肉絲也很棒。梅子製品就看個人喜好。比起一些華而不實的紀念品,這些食材更貼近當地生活,也更能延伸車程老街美食的在地風土滋味。 我會優先考慮買這些。
小木器 / 文創木作 (林班道木工坊 / 老街文創小店)
- 必買原因: 車埕過去是重要的木材產業集散地,「木業」是這裡的靈魂。在老街或林班道商圈,可以找到一些利用回收木材或本地木材製作的小物:筷子、湯匙、杯墊、小擺飾、木製明信片等。質感溫潤,獨一無二,充滿手作溫度與地方特色。
- 推薦商店:「林班道體驗工廠」內的木工坊作品區、老街上的文創風格小店。
- 價格: 小件物品如杯墊、吊飾約 NT$100 – NT$250;餐具組或稍大的擺飾 NT$300 起跳。價格反映手作價值。
- 個人想法: 喜歡木頭溫潤感的人會很愛。我買過木頭杯墊,用起來感覺不錯。質感差異大,仔細挑選。 價格不算便宜,但支持在地文創和環保理念(很多用漂流木或廢料再製),我覺得值得。挑個喜歡的小物件,把車埕的木頭記憶帶回家。
注意事項 (血淚經驗談)
想要享受完美的車程老街美食之旅,有些小細節不注意真的會踩雷或敗興而歸!過來人的經驗分享給你:
- 💰 現金!現金!現金! 超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!車埕老街很多小吃攤、小店面(特別是那種阿公阿嬤經營的)只收現金! 連董家肉羹這種名店也是!我上次就是差點因為沒帶夠現金,在臭豆腐攤前面上演「錢包空空」的窘境… 出發前請務必領好足夠的鈔票和零錢。林班道商圈裡的餐廳或冰店比較可能有刷卡機。
- ⏰ 營業時間很任性: 老街上的商家,尤其是小吃攤和獨立小店,營業時間超級彈性(看心情?)!想吃董家肉羹?請早!最好午餐時段就去報到,下午很可能就賣光收攤了。阿嬤的臭豆腐假日比較穩,平日常常神出鬼沒。二坪冰和木桶便當餐廳時間比較固定。建議:重要目標放在上午到中午時段攻克! 下午就隨緣逛逛買買伴手禮。行前稍微查一下或抱持隨遇而安的心態。
- 🌧️ 天氣影響大: 車埕老街很多區域是戶外的(貯木池、鐵道、部分用餐區)。夏天很曬! 帽子、陽傘、防曬乳、水壺絕對必備!午後雷陣雨更是南投山區的日常! 隨身帶把輕便雨傘或雨衣絕對不會後悔。不然突然一場大雨,你只能在屋簷下看雨吃便當(或淋成落湯雞)。雨天路滑,穿雙好走的鞋子也很重要。
- 🚮 垃圾桶在哪? 老街範圍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垃圾桶設置點並沒有非常密集。常常手上有吃完的空盒、竹籤時,會找不到地方丟。建議養成習慣:在店家吃完或購買時,順手問一下能否丟棄垃圾,或者走到較大的公共區域(如遊客中心、停車場、車站)再丟棄。自備小垃圾袋暫時裝著是好習慣。 維護環境整潔,你我都有責任!
- 🚫 別期待米其林饗宴: 再次強調,車程老街美食的特色在於「在地」、「古早味」、「庶民小吃」。口味可能偏傳統、簡單(有時甚至有點單調,像木桶便當)。環境也可能比較樸實(路邊攤、小店面)。抱著體驗風土人情、品嚐地方特色小吃的心態來,你會收穫更多滿足感; 如果用都市高級餐廳的標準來檢視,那可能會失望。像我就覺得董家肉羹這種樸實的美味,才是最迷人的地方。
- 🗺️ 小迷路很正常: 雖然車埕老街範圍集中,但巷弄交錯,加上高低起伏(車站、貯木池、老街聚落),有時候找特定店家會有點小繞(像董家肉羹就藏在小巷裡)。善用地圖APP標記想吃的店,或者問問店家、攤販老闆(在地人都很熱心!)。迷路也是一種探索的樂趣(只要不是趕時間的話)!
Q&A 車埕老街美食快問快答
- Q: 車埕老街平日去會不會很多店沒開?值不值得? A: 平日去,店家開門的確實比較少,特別是那種獨立的小吃攤(像阿嬤臭豆腐、豆花攤)開的機率較低。 不過,主要的「大店」如木桶便當餐廳、二坪冰店、林班道商圈內的店鋪通常都會開。平日最大好處是「人少!悠閒!好停車!」。如果你主要想吃木桶便當體驗、買冰、逛木業文化設施、享受寧靜氛圍,平日很適合。但如果目標是掃遍巷弄小吃攤,假日會比較熱鬧齊全。值不值得看你的目的!我個人喜歡平日的清幽感。
- Q: 推薦一家最適合帶長輩或小孩吃的車程老街美食? A: 董家肉羹 會是安全牌的推薦! 原因很簡單:口味是經典的台灣古早味肉羹(鹹香帶點微甜),接受度高;有羹湯、麵、飯可以選擇,能當主食;環境雖然簡單但算是店面(有桌椅);價格實在;長輩通常喜歡這種真材實料的味道。小朋友吃羹飯或羹麵也合適。避開口味太重或環境太克難的攤位就好。
- Q: 除了吃,車埕還有什麼值得玩的?安排半天夠嗎? A: 車埕不只美食,它的「木業文化」和「鐵道風光」才是精髓!推薦必去:
- 車埕木業展示館: 了解車埕輝煌的林業歷史,建築本身就很有特色(免費參觀)。
- 貯木池: 碧綠的池水映照山景和木造建築,超美!環湖步道走走很舒服。
- 車埕車站: 號稱「最美麗的車站」之一,木造站體,很有味道,看火車進站也很棒。
- 林班道體驗工廠: 可以DIY木工(需預約或現場報名),或單純逛逛買木製品。 ⏳單純吃美食+快速逛一圈,2-3小時可能夠;但如果想悠閒地吃、認真看展示館、環貯木池散步、甚至做個DIY,建議安排至少4小時到半天以上會比較充裕。 這裡的步調很適合放慢來感受!我上次光是坐在池邊放空看風景,就耗掉快一小時,超療癒!
踩著夕陽,肚子圓滾滾地滿載而歸(行李箱裡還塞了一盒二坪冰和幾包脆筍),這就是我每一次探訪車程老街美食的標準結局。這裡的味道,或許沒有米其林的炫技,卻充滿了山城小鎮的樸實溫暖與時間沉澱的韻味。董家那一碗肉羹的鮮甜,阿嬤臭豆腐的酥香撲鼻,還有枝仔冰在舌尖化開的單純清涼,都成了腦海中專屬於車埕的味覺記憶點。當然啦,木桶便當的趣味和偶爾踩到的小雷,也都是旅程中有趣的註腳。車程老街美食的魅力,就在於這份真實與純粹,邀請你帶著一顆放鬆的心(和足夠的現金!),親自來這裡散步、探索,用你的味蕾寫下屬於你的車埕滋味篇章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