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五山:古道探險、茶園體驗與住宿指南


作為一個走跳江湖十幾年,行李箱輪子都磨平好幾對的揹包客,臺灣的秘境我真心挖了不少。這次,咱們就嘮嘮那個低調卻讓我回味再三的「八五山」。它不像阿里山、日月潭那般名聲在外,但那份寧靜質樸的山林氣息,卻意外地戳中了我這個老旅人的心坎。這篇文章,我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跟你分享我眼中的「八五山」,保證都是乾貨和真心話。咱們這就出發!

嘿,說起臺灣的山,你可能馬上想到阿里山的日出、合歡山的星空,對吧?但今天,我想帶你認識一個有點特別的名字——八五山。它靜靜地躺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懷抱裡,海拔嘛,顧名思義,大概就在850公尺上下(其實精確點是海拔約700-1000公尺,取其約數之意)。第一次聽到「八五山」這名字覺得很有趣,猜想是不是因為高度?後來才知,早年這裡是伐木林場,林道里程標記到八十五公里處,當地人就順口叫它「八五山」了,地名就這樣沿用下來。比起那些名山大川,「八五山」更像個鄰家大叔,不張揚,卻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和讓人舒服的氣質。

這裡最迷人的是什麼?對我來說,是那份純粹的山林感濃鬱的人文底蘊。你可能不知道,八五山早年可是北臺灣重要的林場之一(八五山事業區),留下了不少伐木時期的痕跡和故事,走在一些古道上,彷彿還能聽見當年砍伐與運材的歷史迴音。伐木結束後,這裡轉型種植高冷蔬菜和最重要的——高山茶。對,就是那個讓愛茶人痴迷的「八五山高山茶」!這裡的茶園多分佈在向陽坡地,雲霧繚繞,日夜溫差大,孕育出的茶葉香氣清揚、滋味甘醇,尤其烏龍茶和東方美人茶,品質可是有口皆碑。想像一下,坐在茶園邊,泡一杯自家種的茶,看著山嵐飄過,那感覺,才是真正的「山居歲月」啊。

當然,自然景觀也毫不遜色。八五山一帶擁有豐富的原始林相,生態多樣性高。健行步道雖然不像國家級步道那樣設施完善,但正因如此,反而保留了原始的探索趣味。運氣好時,清晨或雨後,在特定觀景點(比如一些地勢開闊的茶園或農莊高處),有機會邂逅如夢似幻的雲海。山風吹拂,茶園如綠色波浪般起伏,遠處山巒層疊,這畫面,手機隨便一拍都是明信片等級!我第一次看到時,傻站了十幾分鐘,差點忘了呼吸。這裡絕對是逃離都市喧囂,放空腦袋、呼吸芬多精的絕佳選擇。

門票資訊:親民入場,享受自然無負擔

好訊息!目前進入八五山地區本身是免費的喔!沒有設立像大型風景區那樣的大門票。這點真的超佛心,對預算有限的揹包客或家庭出遊來說,省下一筆開銷。不過,這裡要畫個重點:

  • 個別農場/莊園: 山區內有許多私人經營的觀光茶園、休閒農場或咖啡廳(例如著名的「八五山 甜柿森林」或一些特色民宿附設的景觀咖啡)。這些私人場域通常會設定低消或收取入園清潔費/門票 (大約落在NT$100 - NT$200/人 之間),費用通常可折抵園內消費(如餐飲、購買農產品)。強烈建議行前先查詢你計劃造訪的特定農場官網或粉絲頁,確認最新收費方式和規定(有沒有變動、折抵規則等)。
  • 露營區: 若你計劃在八五山露營,各個露營區都有各自的收費標準,依營位型別(草地、雨棚、木棧板)、是否有衛浴、景觀好壞等差異,價格範圍較大 (約NT$800 - NT$2000 / 帳 / 晚 不等),一樣要事先查清楚喔。

所以,簡單說:進山區不用錢,但想坐下來好好喝茶看風景或參加體驗活動,就得尊重私人經營者的收費機制了,這點很合理啦。


交通資訊:自駕為王,山路考驗技術

老實說,要去「八五山」,自駕絕對是最推薦、也最方便的方式。大眾運輸在這裡真的...不太給力。

  • 自駕路線:
    • 主要路線: 國道三號(北二高) → 下關西交流道(79K) → 接臺3線往關西市區方向 → 經過關西市區後,續行臺3線往橫山、內灣方向 → 過內灣後,注意指標,右轉接竹60鄉道(往尖石、那羅方向) → 沿竹60鄉道行駛,經過尖石大橋後繼續前行 → 注意路標,在合適地點(通常在「八五山甜柿森林」附近有較明確指標)左轉進入竹60-1鄉道,這條就是通往八五山的核心道路了。
    • 路況提醒: 千萬別小看這段山路!竹60-1鄉道是典型的山區產業道路,路幅狹窄彎道多且急、部分路段坡度陡峭會車困難。尤其是假日,車流量大時,遇到會車真的很考驗技術和耐心(我有次卡在一個彎道快10分鐘,兩邊都一堆車,進退兩難,冷汗直流...)。強烈建議:
      • 駕駛技術要熟練,新手或容易緊張的駕駛請三思。
      • 馬力足的車款,上坡比較不吃力。
      • 務必放慢車速,轉彎處勤按喇叭警示對向來車。
      • 出發前查好天氣,雨天、起霧時路面濕滑且視線差,危險性大增,非必要請避免。
      • GPS導航在山區有時會失靈(定位飄移或沒訊號),最好事先下載離線地圖或記清楚主要路口轉向點。
  • 大眾運輸:
    • 目前沒有直達「八五山」的公車。勉強的路線是:
      • 搭乘臺鐵至竹東車站內灣車站
      • 在竹東或內灣轉乘新竹客運往「那羅」或「煤源」方向的班車(例如5631路線)。
      • 在「八五山」入口附近(如「煤源站」或其他靠近竹60-1鄉道口的路口)下車(務必先跟司機確認下車點,並查好回程班次時間,班次非常少!)。
      • 下車後,你需要面對的是...漫長的步行上坡!從主要道路走到山上的茶園或農場,動輒幾公里起跳,而且都是陡坡!這絕對是對體力的嚴峻考驗,除非你是鐵了心要爬山練腿力,否則極度不推薦純靠大眾運輸。
    • 替代方案: 可以考慮包車(九人座或計程車)從內灣或竹東上去,但費用不便宜,且同樣要面對狹窄山路的問題。人數多分攤比較划算。

我的真心話: 想輕鬆玩「八五山」,真的請選擇開車,而且要挑平日去!假日塞車加會車的壓力,會大大削減旅行的悠閒感。出發前一天睡飽一點,開車才不累。


必去景點:深入茶香與山林的核心

八五山」的景點不像都市公園那樣一個個排開,它更是一種氛圍的沉浸和幾個核心特色的體驗。以下是我覺得最不能錯過的:

  1. 特色茶園農莊巡禮 (體驗茶香與山景):

    • 這絕對是「八五山」的精髓! 挑一兩家順眼的觀光茶園或休閒農莊(例如:知名的「八五山 甜柿森林」、或其他較小規模但質感佳的茶園),坐下來,點杯用當地茶葉現泡的高山茶咖啡
    • 幹嘛? 就是發呆、看山、看雲、看茶園!享受山間的寧靜與遼闊。許多農莊的視野都超級棒,可以俯瞰層層疊疊的山巒和翠綠的茶園。想像一下,午後陽光灑在茶葉上,閃著金光,微風帶著茶香和草木氣息吹來... 這就是無價的享受。有的農莊還提供簡單的輕食(客家粄條、馬告香腸等)或甜點(甜柿相關製品)。
    • 額外好康: 有些茶莊提供導覽解說(需預約),帶你認識茶樹品種、製茶過程;或者有DIY體驗(如茶包製作);當然,也能直接購買新鮮的高山茶葉、當季水果(如甜柿)或特色農產品當伴手禮,品質通常很好,支援在地小農!

    我特別鍾情於某家位置較高的小茶莊,老闆話不多,但茶泡得認真,視野開闊無遮擋,看雲霧變化可以看一整個下午,茶葉價格也實在。不過,假日時熱門農莊人聲鼎沸,想靜謐一點,就得早點去或挑平日啦。

  2. 八五山古道 (踏尋歷史痕跡):

    • 喜歡走點路、親近森林的朋友,別錯過殘存的「八五山古道」。這是日據時期開闢的運材古道的一部分,見證了當年的林業歷史。
    • 特色: 步道不算長,但充滿原始風味。沿途可見筆直的柳杉林(當年伐木後人工造林)、駁坎遺跡、甚至偶爾能發現廢棄的索道頭(運送木材的設施)。走在其間,古木參天,蕨類植物茂盛,空氣清新得讓人想打包帶走。陽光透過樹葉灑下光斑,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。步道濕滑,穿防滑鞋是基本!
    • 位置與入口: 古道入口可能需要詢問當地居民或查詢較新的登山記錄(網路搜尋「尖石 八五山古道」),通常不會太難找,但標示可能不清。建議結伴而行,帶上離線地圖。
  3. 雲海觀賞點 (碰運氣的好地方):

    • 八五山」的雲海雖不像阿里山那樣是保證班,但一旦出現,絕對值回票價!通常在清晨(日出前後)或雨後初晴的時段,機會比較大。
    • 哪裡看? 沒有固定觀景臺,需要一點運氣和選擇。視野開闊的茶園邊坡、地勢較高的農莊戶外座位區(例如「八五山甜柿森林」的觀景平臺)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 關鍵是選擇面向山谷、沒有高山阻擋視線的位置。記得帶件外套,清晨山頂頗涼。
  4. 甜柿果園 (季節限定美味):

    • 如果你是秋季(約10月-12月) 造訪「八五山」,那絕對不能錯過當地的驕傲——甜柿!許多農園開放觀光採果(入園費另計,採果秤重計價)。
    • 體驗: 親自走進果園,挑選成熟飽滿、掛著果粉的甜柿,用特製剪刀採下。現採現吃(通常農場會提供試吃),那種脆甜多汁的滋味,跟在市場買的完全不同!帶回家送禮自用兩相宜。採果前記得確認開放時間、價格和規則。


附近景點:擴大你的尖石探索版圖

玩「八五山」,通常會搭配附近的景點,讓旅程更豐富。尖石鄉可是寶藏地帶!

景點名稱 介紹與特色 地址/交通/營業
青蛙石天空步道園區 這個點離內灣不遠,算是近年較新的熱門景點。核心亮點是一條懸掛在陡峭巖壁上的透明玻璃天空步道,可以近距離欣賞壯麗的「青蛙石」巖壁(因形似青蛙蹲踞而得名)和油羅溪谷的景色,視覺效果頗為刺激。旁邊還有彩虹橋(泰雅族意象)、瀑布和咖啡廳。算是比較輕鬆、適合拍照打卡的景點。 地址: 新竹縣尖石鄉錦屏道路(靠近內灣)。
交通: 自駕:從內灣老街方向,沿著120縣道轉竹60鄉道(往尖石方向),依指標即可到達,設有停車場。大眾運輸:從內灣老街步行約20-30分鐘(有坡度)或搭接駁車(若有營運)。
營業時間: 週二至週日 09:00 - 16:30 (最後入園時間16:00),週一公休(遇國定假日順延)。門票:全票 NT$100 (實際票價以官網公告為準)。 注意: 假日人潮非常多,玻璃步道可能會排隊。
司馬庫斯 大名鼎鼎的「上帝的部落」!位處更深山、海拔更高的泰雅族部落。以其巨大的紅檜神木群(需要健行約2-3小時來回)、獨特的部落共同經營模式、純淨的山林風光和星空聞名。這裡代表著更深度的原住民文化與原始森林體驗,是臺灣最負盛名的秘境之一。 地址: 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14鄰司馬庫斯2號(部落地址)。
交通: 自駕是主要方式,但有嚴格管制! 需辦理甲類大客車通行證 (小型車不需,但山路極險峻狹窄,比八五山路更難開!新手勿試)。最常見方式是預約部落的接駁車(從內灣或尖石大橋附近出發)。大眾運輸極度不便。
營業時間: 部落全天開放,但神木區步道有開放時間限制(通常建議上午出發)。進入部落建議預訂住宿或餐飲,以免影響部落運作。車輛通行有管制時段(下午上山、中午前下山等規定,務必上官網查最新且詳盡規定!)。
重點提醒: 路程遙遠且艱辛(單程約2.5-3.5小時),務必預留足夠時間(建議住一晚),出發前務必上司馬庫斯部落官方網站確認最新路況、管制規定、預約狀況(住宿、接駁、餐食都需預約!)。
北角吊橋 位於尖石鄉義興村,是通往「馬胎古道」入口的醒目標誌。這座吊橋橫跨油羅溪,全長約220公尺,高度不算特別嚇人,走起來平穩。站在橋上,可以欣賞油羅溪清澈的溪水、兩岸翠綠的山景,視野頗佳。透過吊橋後可選擇走一段「馬胎古道」享受森林浴(古道全長較長,可評估體力走一部分)。 地址: 新竹縣尖石鄉義興村(Google Map 搜尋「北角吊橋」即可)。
交通: 自駕:從內灣方向沿竹60鄉道往尖石,過尖石大橋後不久,注意右側指標即可到達,路邊或附近有停車場。大眾運輸:從內灣搭新竹客運往那羅方向班車,在「北角」站下車步行可達(但班次少)。
營業時間: 吊橋本身是開放式公共設施,全天開放(夜間無照明,不建議晚上走)。旁邊有咖啡廳或小店,其營業時間各自不同。
內灣老街 這應該是尖石鄉最熱鬧、也最平易近人的入口點了!充滿懷舊風情的客家山城老街。老街不長,但聚集了各種客家美食(野薑花粽、客家粄條、菜包、麻糬)、特產店(柿餅、桔醬、豆腐乳)、童玩店,還有著名的「內灣車站」(懷舊小火車站)和「內灣戲院」(現為餐廳)。適合吃吃喝喝、買伴手禮、感受客家風情。 地址: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(竹60鄉道盡頭)。
交通: 非常方便! 臺鐵有內灣支線直達「內灣車站」,出站即達老街。自駕也有多處停車場(假日一位難求且易塞車)。
營業時間: 老街店家通常上午10點左右陸續營業至晚上6點~8點(假日較晚),各店不一。平日有些店可能休息。


必吃美食:山野間的樸實好滋味

在「八五山」及其周邊,吃的是新鮮、在地和山野風味。別期待米其林,但要感受道地的山產與客家菜!

  • 八五山高山茶: 這還用說嗎?拜訪茶園,坐下來用山泉水泡一壺當地生產的烏龍茶或東方美人茶,細品其清香甘韻,是體驗的核心。買些回家繼續回味。
  • 當地農莊風味餐/簡餐: 山上幾家觀光茶園或農莊有自己的小廚房,提供簡餐、合菜或輕食。常見菜色像是:
    • 客家小炒: 經典不敗,豆乾、魷魚、豬肉、蔥蒜爆炒,鹹香下飯。
    • 炒高山高麗菜/野菜: 山上種的蔬菜就是特別清甜爽脆!簡單蒜炒就很好吃。
    • 土雞料理: 放山雞的白斬雞、三杯雞或燉湯,肉質緊實有彈性。(有些農莊要預約)
    • 馬告料理: 馬告(山胡椒)是原住民常用的香料,帶有獨特的檸檬香和辛香氣。馬告香腸、馬告雞湯都值得一試。
    • 客家粄條/湯圓: Q彈的粄條做成湯的或乾拌,暖心暖胃。
    通常口味樸實,分量實在,價格合理。坐在山景環繞的環境裡吃,加分!
  • 甜柿相關製品 (秋季限定): 除了鮮採甜柿,有些農莊會研發甜柿冰淇淋、甜柿冰沙、甜柿果乾、甜柿蛋糕等,創意十足,不妨試試看。
  • 內灣老街小吃: 如果下山順遊內灣,記得留點肚子給老街:
    • 野薑花粽: 內灣名產,用野薑花葉包裹,帶有特殊清香。
    • 客家粄條/豬籠粄(水晶餃): 道地客家味。
    • 黑糖糕、草仔粿、麻糬: 傳統客家米食點心。
    • 烤山豬肉香腸、石板烤肉: 原住民風味。
    • 螢火蟲咖啡 (季節限定概念): 有些咖啡廳以此為名,喝個氣氛。

我的小踩雷經驗: 山上某家農莊的簡餐價格稍高,口味倒是普通,感覺是吃景觀錢。後來發現另一家規模小但自家種菜的小店,炒個高麗菜配白飯,簡單卻美味極了,價格親民。所以...多比較或問問當地人意見囉!


附近住宿:山居歲月的多元選擇

想在「八五山」享受完整的山林寧靜,住一晚是不錯的選擇。這邊住宿以特色民宿露營區為主,星級飯店?沒有喔!

  • 八五山區域內民宿:

    • 介紹: 山區內有幾家民宿,規模通常不大,但正因如此,更能感受山居的靜謐與主人的溫度。優點是位置絕佳,開窗即是茶園或山景,清晨推門就能呼吸最新鮮的空氣,夜晚觀星條件也好。許多民宿本身就有不錯的景觀視野,甚至結合茶園或果園。缺點是選擇相對較少,設施可能較為簡單(但也溫馨),熱門假期一房難求,務必提早預訂!房價依景觀、房型、平日假日差異大 (約 NT$2,500 - NT$6,000 / 晚 以上都有可能)。
    • 地址: 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煤源段 (或其他煤源地區段),實際地址需視預訂民宿而定(通常訂房後會提供詳細地址與交通指引)。
    • 交通: 僅能自駕抵達,沿著狹窄的竹60-1鄉道蜿蜒上行,依照民宿提供的詳細指引尋找(有些位置真的很隱秘)。民宿通常會有停車空間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 全年營業,但各民宿有其休息日或特定公休日,需檢視各民宿公告或訂房網資訊。入住時間通常為下午3點後,退房時間上午11點前。
  • 露營區 (八五山區域及周邊):

    • 介紹:八五山」周邊是露營熱區!擁有眾多特色露營區,從新手友善的雨棚區、草地營位,到景觀無敵的木棧板區、甚至豪華露營(Glamping)都有。選擇非常多樣化。許多營區坐擁絕佳山景、雲海視野,夜晚觀星超棒。適合喜歡親近自然、自己動手、享受野趣的朋友。 營主通常會提供衛浴(熱水)、飲水、有時甚至有簡單餐飲或食材代訂服務。價格依營位型別、景觀、設施等級差異很大 (約 NT$800 - NT$2,500 / 帳 / 晚 以上)。
    • 地址: 散佈於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煤源地區 (竹60-1鄉道沿線及支線)。
    • 交通: 僅能自駕抵達,同樣行駛狹窄產業道路,務必確認營區提供的路線指引(有些路況極差,低底盤車慎入)。營區內有停車空間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 各營區規定不同,通常有固定的入營時間(下午1點或3點後)和拔營時間(隔日中午前)。預約絕對是必須的! 尤其假日熱門營區,常常半年前就被訂光。
  • 內灣/橫山地區民宿/飯店:

    • 介紹: 如果覺得開「八五山」的山路太累,或者想搭配內灣老街行程,住在內灣或鄰近的橫山(如合興車站附近)是不錯的折衷選擇。這裡住宿選擇更多樣化,從經濟型民宿、特色小木屋到稍微有規模的溫泉飯店(如尖石溫泉區的會來尖石溫泉渡假村,車程約20-30分鐘)都有。生活機能較方便(餐飲選擇多)。缺點是距離「八五山」還有一段山路車程(約30-50分鐘),無法享受清晨推門見山的感覺。
    • 地址: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、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(溫泉區)等。
    • 交通: 自駕方便,或搭臺鐵內灣支線至「內灣車站」或「合興車站」,步行或請民宿接駁(視民宿而定)。
    • 營業時間: 全年營業,各住宿點有其規定。

我的選擇: 我偏好直接住在「八五山」上的民宿,雖然貴一點點,但省去隔天再開山路的麻煩,更能享受山居的完整時光(尤其是清晨和夜晚)。上次住的民宿老闆娘自己種茶也烘豆子,早上還請我們喝她手沖的咖啡,配著自家做的吐司,看著雲霧在山谷流動,那種體驗,住山下是沒有的。


注意事項:確保旅程安心又愉快

八五山」很美,但山區旅行有其特殊性,以下提醒請務必放在心上:

  1. 山路駕駛安全第一: 再強調一次!竹60-1鄉道路陡、彎急、路窄、會車難!駕駛技術不佳、車輛狀況不好、或容易暈車者請慎重考慮。務必慢行、轉彎鳴喇叭、保持專注。雨天、濃霧或夜間行駛危險性大增,強烈建議避免。
  2. 天氣變化快,攜帶保暖衣物: 山區氣候多變,尤其午後容易起霧或下雨。即使夏天,海拔約800-1000公尺的「八五山」入夜後和清晨氣溫也會明顯降低(可能比平地低5-10度)。外套、帽子、雨具(輕便雨衣) 是必備品。秋冬更要準備足夠保暖衣物(毛衣、羽絨背心)。
  3. 防蚊防蟲措施: 山區蚊蟲多,尤其是夏季雨後。防蚊液(含DEET或派卡瑞丁成分效果較佳) 一定要帶,並適時補擦。穿著長袖長褲也能減少被叮咬機會。進入草叢樹林更要注意。
  4. 補給不易,備妥飲水與糧食:八五山」地區沒有便利商店或大型超市!只有零星農莊販賣部(選擇少)。上山前請在內灣或竹東市區採購充足的飲用水、簡單零食、行動糧(餅乾、巧克力、飯糰等)。特別是計劃健行或露營者。部分農莊有提供餐飲,但選擇和時間有限,建議先確認或預約。
  5. 行動通訊訊號不穩: 山區收訊常是「中華電信」稍好,其他業者可能斷斷續續或完全沒訊號。重要聯絡或查詢資訊請在山下先做好功課。 下載離線地圖(如Google Maps離線區域)非常有用。告知家人行程。
  6. 尊重私人土地,遵守規定:八五山」許多地方是私人茶園、農場或民宿範圍。拍照、參觀請注意界限,勿隨意闖入私人土地或採摘作物。進入收費農場請遵守其規定(如勿大聲喧嘩、勿亂丟垃圾、寵物規定等)。
  7. 垃圾不落地,帶走所有廢棄物: 山區清運不易,請發揮公德心,隨身攜帶垃圾袋,將自己產生的所有垃圾(包含果皮、衛生紙)都帶下山,丟到山下市區的垃圾桶或資源回收點。無痕山林,人人有責!
  8. 步道濕滑,穿著防滑鞋: 即使是「八五山」古道這樣相對平緩的路線,山區步道也常有青苔、泥濘或濕滑石頭。穿著抓地力好的健行鞋或運動鞋是基本安全配備,避免穿拖鞋、涼鞋或光滑鞋底的鞋子。
  9. 確認開放資訊: 部分農莊、露營區或體驗活動可能不是全年無休,或有特定的公休日。出發前務必再次確認你計劃造訪的點當天有開放(可查官網、FB粉專或電話確認),避免撲空掃興。颱風、豪雨後也可能封閉山路,行前注意氣象與路況新聞。
  10. 預約!預約!再預約!: 無論是熱門民宿、露營區、特色農莊用餐(尤其團體),或是司馬庫斯的接駁與住宿,預約幾乎是鐵則! 假日更是如此。強烈建議提前數週甚至數月規劃並完成預訂。

Q&A 快問快答

  • Q: 八五山適合帶小孩或長輩去嗎?

    A: 要看活動內容。如果主要是在景觀農莊喝茶看風景、吃簡餐,行程悠閒,開車直達農莊的話,小孩長輩較能適應(暈車問題除外)。但若要健行古道或採果(需走動),則需評估體力。山路彎曲,易暈車者(無論大人小孩)可能會不舒服。露營則需視家庭習慣而定。

  • Q: 什麼季節去八五山最好?

    A: 四季皆宜,各有風情。

    • 春季 (3-5月): 氣候舒適,茶園新綠,偶有雲海。
    • 夏季 (6-8月): 山區涼爽避暑,綠意盎然,但午後雷陣雨多,蚊蟲也多。
    • 秋季 (9-11月): 天氣穩定晴朗,甜柿產季(10-12月),是採果熱門時段!山景色彩層次更豐富,雲海機會也高。最推薦!
    • 冬季 (12-2月): 氣溫較低,高山可能偶見霧淞(機會不高),遊客較少,享受清幽。注意保暖。
  • Q: 八五山可以一日遊嗎?

    A: 可以的! 早上出發,安排參觀1-2個茶園農莊、享用午餐、簡單走走(或不去古道)、拍拍照,下午即可下山。如果想搭配內灣老街,早上先玩內灣,中午再上山也可。但一日遊時間較緊湊,開山路也會比較累(來回都要集中精神)。若想更深度悠閒體驗山居氛圍,建議住一晚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