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好多人在問養烏龜到底難不難。說真的,我當初養第一隻巴西龜時也犯過不少錯,龜殼長藻了才發現過濾器根本不夠力,花了冤枉錢又讓龜受苦。養龜不像想像中簡單,但掌握關鍵細節後其實很有成就感。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年累積的實戰經驗。
養烏龜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資訊太零碎。有人說水位要過背甲,又有人說幼龜會溺水;有人說要天天曬太陽,又有人說玻璃會擋紫外線。我今天就把所有重點整理成明確的操作指南。
挑對品種少走冤枉路
寵物店裡龜種五花八門,但你知道嗎?有些種類根本不能私人飼養。像食蛇龜是保育類,養了會觸法。先搞懂合法又適合新手的品種:
| 品種 | 成體尺寸 | 習性 | 飼養難度 | 特別注意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巴西龜 | 20-30cm | 水性佳/雜食 | ★☆☆☆☆ | 易患白眼病 |
| 班龜 | 15-20cm | 半水棲/偏肉食 | ★★☆☆☆ | 需上岸區 |
| 甜甜圈龜 | 15-20cm | 完全水棲 | ★★☆☆☆ | 水質要求高 |
| 歐洲陸龜 | 20-25cm | 純陸棲/草食 | ★★★★☆ | 需保溫設備 |
真心建議新手從巴西龜或班龜開始。上次朋友被網紅照片誘惑買了豬鼻龜,結果那龜需要3尺缸又挑食,養三個月就送人了。養龜是十幾年的事,別衝動。
幼龜挑選訣竅
挑龜時別只看活潑程度。檢查眼睛有沒有分泌物,甲殼是否完整無凹陷。放在手上感覺重量,太輕的可能脫水。指甲缺損的通常有混養打架問題。
設備清單與環境設定
養烏龜最大開銷在設備。這是我整理的必備清單,標★是絕對不能省的:
| 設備 | 功能 | 價格區間 | 替代方案 |
|---|---|---|---|
| ★水族箱 | 活動空間 | NT$600起(1尺缸) | 整理箱(不透光) |
| ★過濾器 | 維持水質 | NT$300-3000 | 無,建議外掛式 |
| ★加熱棒 | 水溫控制 | NT$250-800 | 需配合溫控器 |
| ★UVB燈 | 鈣質吸收 | NT$600-2000 | 太陽直射(風險高) |
| 曬台 | 休息區域 | NT$150-800 | 石材DIY |
看到網路上有人用圓形魚缸養龜就想嘆氣。那種缸體積小又沒上岸區,龜會一直繞圈壓力大到拒食。最少要用長型缸,長度要是龜身長的5倍。
水質管理關鍵
養烏龜最崩潰的就是水臭得快。其實只要做到三件事:
1. 過濾器流量選每小時循環6-8次
2. 每次換水加硝化菌(我用Bio Digest不錯)
3. 餵食移到隔離盒
上次試了這方法,終於從天天換水變成三天換1/3水
餵食技巧與地雷食物
龜不是給飼料就能打發的!幼龜需要天天餵,成龜隔天餵。飼料成分要看清楚,蛋白質過高會造成殼畸形。這是我的餵食比例:
| 食物類型 | 頻率 | 推薦品項 | 禁忌 |
|---|---|---|---|
| 商業飼料 | 主食70% | 德比克/高夠力 | 避免紅色增豔飼料 |
| 活體 | 週1-2次 | 黑殼蝦/麵包蟲 | 朱文錦易帶菌 |
| 蔬菜 | 天天供應 | 地瓜葉/空心菜 | 菠菜草酸高 |
記得我家龜有陣子拒食,原來是餵太多乾蝦造成挑食。後來餓牠三天才肯吃飼料。龜很能餓沒錯,但幼龜禁食超過五天可能肝損傷。
水果只能當點心!看過有人餵草莓餵到龜拉肚子。每月給指甲大小的量就夠了。
健康檢查與常見疾病
養烏龜最怕生病時措手不及。每週做簡易檢查:
- 眼睛:有神無分泌物
- 甲殼:無白點或軟化
- 糞便:成條狀不散開
- 鼻孔:通暢無黏液
疾病處理對照表
| 症狀 | 可能疾病 | 緊急處理 | 就醫時機 |
|---|---|---|---|
| 拒食 | 腸胃炎/寄生蟲 | 提高水溫至28℃ | 超過7天 |
| 浮水側漂 | 肺炎 | 保持恆溫 | 立即就醫 |
| 甲殼軟化 | 缺鈣/日照不足 | 添加鈣粉 | 合併拒食時 |
| 眼瞼腫脹 | 白眼病 | 乾養+眼藥水 | 3天未改善 |
特別提醒:龜用抗生素必須由獸醫開立。之前在社團看過有人亂用人用眼藥水,結果龜腎衰竭死亡。
養烏龜必知20問
Q:烏龜需要同伴嗎?
龜是獨居動物!混養容易互咬尾巴。我的兩隻巴西龜分開養後拒食問題都好了。真要混養,每隻至少要有30x30cm水域。
Q:多久曬一次太陽?
透過玻璃曬沒用。UVB燈要每天開10-12小時,燈管半年換新。假日我會帶龜到陽台直曬15分鐘(必須有遮陰處)。
Q:烏龜冬眠要注意什麼?
台灣氣溫不適合自然冬眠!幼龜絕對不能冬眠。成龜如需冬眠,前兩個月要健康檢查並逐步降溫。
Q:龜殼長藻怎麼辦?
軟毛牙刷輕輕刷。長藻代表光照太強或水太肥。預防勝於治療,加強過濾並減少光照時間。
Q:如何分辨公母?
看尾巴基部!公龜尾巴粗長,泄殖孔離殼緣遠。通常要腹甲超過8公分才易分辨。我那隻養三年才確認是母龜。
Q:龜缸需要加蓋嗎?
龜是越獄高手!水位離缸緣至少15cm或加網蓋。朋友的黑瘤地圖龜曾爬過30cm高缸壁逃跑。
長壽龜的照護秘訣
養烏龜是長期承諾。巴西龜平均壽命20年,陸龜更可能超過50年。隨龜齡增長要調整:
- 成龜減少蛋白質攝取
- 每年健檢(X光看有無結石)
- 老龜需降低水位防溺水
- 陸龜調整底材減少關節負擔
最後提醒:別放生飼養的龜!外來種會破壞生態,家養龜也難適應野外。龜生病別亂試偏方,全台爬蟲獸醫清單可上「台灣爬蟲類動物醫療促進協會」查詢。
養烏龜確實有門檻,但看到牠們伸長脖子討食的樣子,一切都值得。開始養龜後我更注重生活規律,因為龜每天都在等我餵食清缸。這種互相陪伴的關係,很特別。